茶蓑蛾
發(fā)布時間:2018/9/17 10:05:30 瀏覽次數(shù):3753次
茶蓑蛾,ClaniaminusculaButler,為鱗翅目蓑蛾科(Psychidae)窠蓑蛾屬的一種昆蟲。分布于山東、山西、陜西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貴州、云南省。寄主于茶、油茶、柑桔、蘋果、櫻桃、李、杏、桃、梅、葡萄、桑等百余種植物。幼蟲在護囊中咬食葉片、嫩梢或剝食枝干、果實皮層,造成局部茶叢光禿。該蟲喜集中為害。
形態(tài)特征
成蟲
雌蛾體長12—16mm,足退化,無翅,蛆狀,體乳白色。頭小,褐色。腹部肥大,體壁薄,能看見腹內(nèi)卵粒。后胸、第4—7腹節(jié)具淺黃色茸毛。雄蛾體長11—15mm,翅展22—30mm,體翅暗褐色。觸角呈雙櫛狀。胸部、腹部具鱗毛。前翅翅脈兩側(cè)色略深,外緣中前方具近正方形透明斑2個。
卵
長0.8mm左右,寬0.6mm,橢圓形,淺黃色。
幼蟲
體長16一28mm,體肥大,頭黃褐色,兩側(cè)有暗褐色斑紋。胸部背板灰黃白色,背側(cè)具褐色縱紋2條,胸節(jié)背面兩側(cè)各具淺褐色斑1個。腹部棕黃色,各節(jié)背面均具黑色小突起4個,成“八”字形。
蛹
雌紡錘形,長14一18mm,深褐色,無翅芽和觸角。雄蛹深褐色,長13mm。護囊紡錘形,深褐色,絲質(zhì),外綴葉屑或碎皮,稍大后形成縱向排列的小枝梗,長短不一。護囊中的雌老熟幼蟲長30mm左右,雄蟲25mm。
生活習(xí)性
貴州年生1代,安徽、浙江、江蘇、湖南等省年生l一2代,江西2代,臺灣2—3代。多以3—4齡幼蟲,個別以老熟幼蟲在枝葉上的護囊內(nèi)越冬。安徽、浙江一帶2—3月間,氣溫l0℃左右,越冬幼蟲開始活動和取食,由于此間蟲齡高,食量大,成為茶園早春的主要害蟲之一。5月中下旬后幼蟲陸續(xù)化蛹,6月上旬一7月中旬成蟲羽化并產(chǎn)卵,當年1代幼蟲于6—8月發(fā)生,7—8月為害重。第2代的越冬幼蟲在9月間出現(xiàn),冬前為害較輕。雌蛾壽命12—15天,雄蛾2—5天,卵期12—17天,幼蟲期50—60天,越冬代幼蟲240多天,雌蛹期10—22天,雄蛹期8—14天。成蟲害在下午羽化,雄蛾喜在傍晚或清晨活動,靠性引誘物質(zhì)尋找雌蛾,雌蛾羽化翌日即可交配,交尾后1—2天產(chǎn)卵,每雌平均產(chǎn)676粒,個別高達3000粒,雌蟲產(chǎn)卵后干縮死亡。幼蟲多在孵化后l一2天下午先取食卵殼,后爬上枝葉或飄至附近枝葉上,吐絲粘綴碎葉營造護囊并開始取食。幼蟲老熟后在護囊里倒轉(zhuǎn)蟲體化蛹在其中。天敵有蓑蛾疣姬蜂、松毛蟲疣姬蜂、桑蟥疣姬蜂、大腿蜂、小蜂等。
茶蓑蛾,claniaminusculabutler,為鱗翅目蓑蛾科(psychidae)窠蓑蛾屬的一種昆蟲。分布于山東、山西、陜西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貴州、云南省。寄主于茶、油茶、柑桔、蘋果、櫻桃、李、杏、桃、梅、葡萄、桑等百余種植物。幼蟲在護囊中咬食葉片、嫩梢或剝食枝干、果實皮層,造成局部茶叢光禿。該蟲喜集中為害。 形態(tài)特征 成蟲 雌蛾體長12—16mm,足退化,無翅,蛆...【查看詳情】
溫馨提醒:本網(wǎng)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,倡導(dǎo)誠信合作、互惠共贏!為保證您的利益,建議經(jīng)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,認真考察公司資質(zhì)誠信及綜合實力,以免造成損失!
您留言,我回電!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(chǎn)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