煙草菟絲子
發(fā)布時間:2018/7/23 9:38:35 瀏覽次數(shù):1780次
菟絲子(學名:CuscutachinensisLam.),別名禪真、豆寄生、豆閻王、黃絲、黃絲藤、雞血藤、金絲藤等。一年生寄生草本。莖纏繞,黃色,纖細,無葉;ㄐ騻壬,少花或多花簇生成小傘形或小團傘花序;苞片及小苞片小,鱗片狀;花梗稍粗壯;花萼杯狀,中部以下連合,裂片三角狀;花冠白色,壺形;雄蕊著生花冠裂片彎缺微下處;鱗片長圓形;子房近球形,花柱2。蒴果球形,幾乎全為宿存的花冠所包圍。種子2-49,淡褐色,卵形,長約1毫米,表面粗糙。
分布于中國及伊朗、阿富汗、日本、朝鮮、斯里蘭卡、馬達加斯加、澳大利亞。生于海拔200-3000米的田邊、山坡陽處、路邊灌叢或海邊沙丘,通常寄生于豆科、菊科、蒺藜科等多種植物上。
該種為大豆產區(qū)的有害雜草,并對胡麻、苧麻、花生、馬鈴薯等農作物也有危害。種子藥用,有補肝腎、益精及止瀉的功能。
形態(tài)特征
一年生寄生草本。莖纏繞,黃色,纖細,直徑約1毫米,無葉。
花序側生,少花或多花簇生成小傘形或小團傘花序,近于無總花序梗;苞片及小苞片小,鱗片狀;花梗稍粗壯,長僅1毫米許;花萼杯狀,中部以下連合,裂片三角狀,長約1.5毫米,頂端鈍;花冠白色,壺形,長約3毫米,裂片三角狀卵形,頂端銳尖或鈍,向外反折,宿存;雄蕊著生花冠裂片彎缺微下處;鱗片長圓形,邊緣長流蘇狀;子房近球形,花柱2,等長或不等長,柱頭球形。
蒴果球形,直徑約3毫米,幾乎全為宿存的花冠所包圍,成熟時整齊的周裂。種子2-49,淡褐色,卵形,長約1毫米,表面粗糙。
產地生境
分布于中國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河北、山西、陜西、寧夏、甘肅、內蒙古、新疆、山東、江蘇、安徽、河南、浙江、福建、四川、云南等省。伊朗、阿富汗向東至日本、朝鮮、南至斯里蘭卡、馬達加斯加、澳大利亞等國亦有分布置。
生于海拔200-3000米的田邊、山坡陽處、路邊灌叢或海邊沙丘,通常寄生于豆科、菊科、蒺藜科等多種植物上。
生長習性
菟絲子喜高溫濕潤氣候,對土壤要求不嚴,適應性較強。野生菟絲子常見于平原、荒地、墳頭、地邊以及豆科、菊科、寥科、蘸科等植物地內。遇到適宜寄主就纏繞在上面,在接觸處形成吸根伸入寄主,吸根進入寄主組織后,部分組織分化為導管和篩管,分別與寄主的導管和篩管相連,自寄主吸取養(yǎng)分和水分。菟絲子一旦幼芽纏繞于寄主植物體上,生活力極強,生長旺盛,喜寄生于豆科植物上。
繁殖方式
菟絲子以種子繁殖和傳播,菟絲子種子成熟后落入土中,休眠越冬后,豎年3~6月間溫濕度適宜時萌發(fā),幼苗胚根伸入土中,胚芽伸出土面,形成絲狀的菟絲子。
栽培技術
菟絲子人工栽培與豆科植物混種,育期約100d左右。其種植技術是,采種與種子處理于6月中下旬,先播大豆,后播菟絲子,與大豆混播。
在整好的畦面上,按行距30cm先開溝條播大豆。用豆種量180~225kg/hm2(比常規(guī)大豆播種量約多1倍)。大豆出苗后要精心管理,確保全苗、齊苗,這是栽培菟絲子寄主植物的關鍵。首先要使大豆生長旺盛,才能為菟絲子提供良好的寄主植物。待大豆株高20~25cm時,約15d左右,即可播種菟絲子,切勿早播,否則菟絲子出苗后,找不到寄主植物就要枯死。菟絲子播種在大豆豆棵株旁,越靠近豆棵越好,播時在大豆苗株旁順畦開溝,將菟絲子種子與細沙混拌均勻,然后均勻撒人溝內,覆蓋細肥土,以不見種子為宜,播后經常保持土壤濕潤,7d左右即可出苗,用種量為22.5kg/hm2。
菟絲子(學名:cuscutachinensislam.),別名禪真、豆寄生、豆閻王、黃絲、黃絲藤、雞血藤、金絲藤等。一年生寄生草本。莖纏繞,黃色,纖細,無葉。花序側生,少花或多花簇生成小傘形或小團傘花序;苞片及小苞片小,鱗片狀;花梗稍粗壯;花萼杯狀,中部以下連合,裂片三角狀;花冠白色,壺形;雄蕊著生花冠裂片彎缺微下處;鱗片長圓形;子房近球形,花柱2。蒴果球形,幾乎全為宿存的花冠所包圍。種子2-49...【查看詳情】
溫馨提醒: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,倡導誠信合作、互惠共贏!為保證您的利益,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,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,以免造成損失!
您留言,我回電!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