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豆性斑點病
發(fā)布時間:2014/8/12 9:39:35 瀏覽次數(shù):5232次
大豆細菌性斑點病病原中文名大豆細菌疫病假單胞菌,大豆細菌性斑點病主要危害大豆,為害幼苗、葉片、葉柄、莖及豆莢。
大豆細菌性斑點病癥狀
幼苗染病子葉生半圓形或近圓形褐色斑。葉片染病初生褪綠不規(guī)則形小斑點,水漬狀,擴大后呈多角形或不規(guī)則形,大小約3-4mm,病斑中間深褐色至黑褐色,外圍具一圈窄的褪綠暈環(huán),病斑融合后成枯死斑塊。莖部染病初呈暗褐色水漬狀長條形,擴展后為不規(guī)則狀,稍凹陷。莢和豆粒染病生暗褐色條斑。
病原稱丁香假單胞菌大豆致病變種(大豆細菌疫病假單胞菌),屬細菌。菌體桿狀,大小0.6-0.9μm,有莢膜,列芽孢,極生1-3根鞭毛,革蘭氏染色陰性。在肉汁胨瓊脂培養(yǎng)基上,菌落圓形白色,有光澤,稍隆起,表面光滑邊緣整齊。
大豆細菌性斑點病傳播途徑和發(fā)病條件
病菌在種子上或未腐熟的病殘體上越冬。翌年播種帶菌種子,出苗后即發(fā)病,成為該病擴展中心,病菌借風(fēng)雨傳播蔓延。多雨及暴風(fēng)雨后,葉面?zhèn)诙,利于該病發(fā)生。連作地發(fā)病重。
大豆細菌性斑點病防治方法
(1)與禾本科作物進行3年以上輪作。(2)選用抗病品種目前我國已育出一批較抗細菌性斑點病的大豆品種,如科黃2號、徐州424、南493-1、沛縣大白角等。(3)施用日本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機肥。(4)播種前用種子重量0.3%的50%福美雙拌種。(5)發(fā)病初期噴灑1:1:160售式波爾多液或30%綠得保懸浮液400倍液,視病情防治1次或2次。
大豆細菌性斑點病病原中文名大豆細菌疫病假單胞菌,主要危害大豆,為害幼苗、葉片、葉柄、莖及豆莢。 防治方法 (1)與禾本科作物進行3年以上輪作。 (2)選用抗病品種目前我國已育出一批較抗細菌性斑點病的大豆品種,如科黃2號、徐州424、南493-1、沛縣大白角等。 (3)施用日本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機肥。 (4)播種前用種子重量0.3的50福美雙拌種。 (...【查看詳情】
大豆細菌性斑點病為害幼苗、葉片、葉柄、莖及豆莢。幼苗染病子葉生半圓形或近圓形褐色斑。葉片染病初生褪綠不規(guī)則形小斑點,水漬狀,擴大后呈多角形或不規(guī)則形,大小約3~4mm,病斑中間深褐色至黑褐色,外圍具一圈窄的褪綠暈環(huán),病斑融合后成枯死斑塊。莖部染病初呈暗褐色水漬狀長條形,擴展后為不規(guī)則狀,稍凹陷。莢和豆粒染病生暗褐色條斑。 病菌在種子上或未腐熟的病殘體上越冬。翌年播種帶菌種子,出苗后即發(fā)病,成...【查看詳情】
幼苗染病子葉生半圓形或近圓形褐色斑。葉片染病初生褪綠不規(guī)則形小斑點,水漬狀,擴大后呈多角形或不規(guī)則形,大小約3-4mm,病斑中間深褐色至黑褐色,外圍具一圈窄的褪綠暈環(huán),病斑融合后成枯死斑塊。莖部染病初呈暗褐色水漬狀長條形,擴展后為不規(guī)則狀,稍凹陷。莢和豆粒染病生暗褐色條斑。 病原稱丁香假單胞菌大豆致病變種(大豆細菌疫病假單胞菌),屬細菌。菌體桿狀,大小0.6-0.9μm,有莢膜,列芽孢,極生...【查看詳情】
溫馨提醒:本網(wǎng)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,倡導(dǎo)誠信合作、互惠共贏!為保證您的利益,建議經(jīng)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,認真考察公司資質(zhì)誠信及綜合實力,以免造成損失!
您留言,我回電!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(chǎn)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