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煤病的發(fā)病條件和茶煤病的防治方法!
發(fā)布時間:2018/8/20 9:01:08 瀏覽次數(shù):1509次 文章來源:茶煤病
茶煤病又稱烏油,分布在全國各茶區(qū)。主要為害葉片,枝葉表面初生黑色、近圓形至不規(guī)則形小斑,后擴展至全葉,致葉面上覆蓋一層煤煙狀黑霉,茶煤煙病有近十種,其顏色、厚薄、緊密度略有不同,其中濃色茶煤病的霉層厚,較疏松,后期長出黑色短刺毛狀物,病葉背面有時可見黑刺粉虱、蚧殼蟲、蚜蟲等。頭茶期和四茶期發(fā)生重,嚴重時茶園污黑一片,僅剩頂端茶芽保持綠色,芽葉生長受抑,光合作用受阻,影響茶葉產(chǎn)量和質量
病原
有多種,主要有NeocapnodiμmtheaeHara稱茶新煤炱或濃色煤病菌,屬子囊菌亞門真菌。菌絲體淺褐色,從菌絲的隔膜處縊斷后產(chǎn)生星狀的分生孢子。分生孢子四分杈,無色至褐色,每個分杈上具多個分隔。分生孢子器圓筒形至不規(guī)則形,生在單一或分枝的長柄上,褐色,頂部膨大,具孔口,器孢子單胞無色,橢圓形至卵圓形。有性態(tài)子囊殼圓柱狀,頂端膨大,暗褐色,內生多個子囊。子囊卵圓形,基部有小柄,內生子囊孢子8個排成2列。子囊孢子橢圓形,初無色,后呈暗褐色,具隔膜1—3個。此外還有富特煤炱、中心煤炱、頭狀膠殼炱、山茶小煤炱、刺三叉孢炱、光殼炱等。
傳播途徑和發(fā)病條件
該菌多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或子囊殼在病部越冬。翌春,在霉層上生出孢子,借風雨傳播,孢子落在粉虱、蚧類或蚜蟲分泌物上后,吸取營養(yǎng)進行生長繁殖,且可通過這些害蟲的活動進行傳播,以上害蟲常是該病發(fā)生的重要先決條件,生產(chǎn)上管理粗放的茶園或蔭蔽潮濕,雨后濕氣滯留及害蟲嚴重的茶園易發(fā)病。
防治方法
(1)從加強茶園管理入手,及時、適量修剪、創(chuàng)造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;雨后及時排水,嚴防濕氣滯留;千方百計增強樹勢,預防該病發(fā)生。
。2)及時防治茶園害蟲,注意控制粉虱、蚧殼蟲、蚜蟲等蟲害,是防治該病積極有效措施之一。具體方法參見本書茶樹害蟲。
。3)早春、晚秋非采茶期噴灑波美0.5。石硫合劑或0.7%石灰半量式波爾多液、30%綠得保懸浮劑500倍液、47%加瑞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、12%綠乳銅乳油600倍液。
溫馨提醒:本網(wǎng)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,倡導誠信合作、互惠共贏!為保證您的利益,建議經(jīng)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,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,以免造成損失!
您留言,我回電!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(chǎn)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