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鳥巢蕨簡介
鳥巢蕨(拉丁學(xué)名:Aspleniumnidus),又名山蘇花,為鐵角蕨科巢蕨屬下的一個種,為鐵角蕨科,屬多年生陰生草本觀葉植物。植株高80-100厘米。根狀莖直立,粗短,木質(zhì),粗約2厘米,深棕色,先端密被鱗片;鱗片闊披針形,長約1厘米,先端漸尖,全緣,薄膜質(zhì),深棕色,稍有光澤。
二、鳥巢蕨的分布與生長習(xí)性
鳥巢蕨的分布:非洲熱帶東部:坦桑尼亞;西印度洋:馬達(dá)加斯加;亞洲:日本(本州、四國、九州、琉球),韓國(濟(jì)州島),琉球群島,臺灣、廣東、廣西、海南(五指山、尖峰嶺)和云南(金平)等地,印度支那,泰國,印度,斯里蘭卡;北印度洋:馬爾代夫,印尼-爪哇,蘇門答臘,馬來西亞,巴布亞新幾內(nèi)亞,菲律賓;大洋洲:澳大利亞。
鳥巢蕨生長習(xí)性:鳥巢蕨常附生于雨林或季雨林內(nèi)樹干上或林下巖石上。團(tuán)集成叢的鳥巢能承接大量枯枝落葉、飛鳥糞便和雨水,這些物質(zhì)轉(zhuǎn)化為腐殖質(zhì),可作為自己的養(yǎng)分,同時還可為其它熱帶附生植物,如蘭花和其它的熱帶附生蕨,提供定居的條件。其生態(tài)習(xí)性是喜高溫濕潤,不耐強(qiáng)光。
三、鳥巢蕨的植物形態(tài)
鳥巢蕨的形態(tài):植株高80-100厘米。根狀莖直立,粗短,木質(zhì),粗約2厘米,深棕色,先端密被鱗片;鱗片闊披針形,長約1厘米,先端漸尖,全緣,薄膜質(zhì),深棕色,稍有光澤。葉簇生;柄長2-7厘米,粗約7毫米,禾稈色或暗棕色,木質(zhì),干后下面為半圓形隆起,上面有闊縱溝,表面平滑不皺縮,兩側(cè)有狹翅,基部被闊披針形深棕色鱗片,向上光滑;葉片闊披針形,長75-98厘米,先端漸尖,中部寬處為6.5-8.5厘米,向下逐漸變狹而長下延,葉邊全緣并有軟骨質(zhì)的狹邊,干后略反卷。主脈兩面均隆起,上面下部有闊縱溝,表面平滑不皺縮,暗棕色,光滑;小脈兩面均稍隆起,斜展,分叉或單一,平行,相距約1毫米。葉革質(zhì),干后棕綠色或淺棕色,兩面均無毛。孢子囊群線形,長3-4厘米,生于小脈的上側(cè),自小脈基部以上外行達(dá)離葉邊不遠(yuǎn)處,彼此以寬的間隔分開,葉片下部通常不育;囊群蓋線形,淺棕色或灰棕色,厚膜質(zhì),全緣,宿存。
四、鳥巢蕨的繁殖方法
鳥巢蕨可用孢子播種和分株繁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