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生是我們?nèi)粘I钪谐R姷拇筇锝?jīng)濟作物,而花生葉斑病是花生種植過程中常見的一種病害,如果不及時防治就會導(dǎo)致花生嚴(yán)重減產(chǎn),本文將為大家介紹花生葉斑病的防治技巧,希望對大家種植花生有所幫助。
癥狀:又稱黑斑病。主要為害葉片、葉柄、莖和花軸。葉斑現(xiàn)于葉正背兩面,圓形或近圓形,大小0.5-8mm,病斑擴展后融合成大型不規(guī)則斑塊。葉柄、莖和花軸染病 生線形或橢圓形病斑,深褐色至黑褐色,有時外圍具淺黃色水漬狀暈圈。
病原:Cercosporidium state of Mycosphaerlla berkeleyi W.A.Jinkins 稱落花生小球殼的短胖孢階段。異名Cladosporium personatatum、Cercospora personata等。子實體生于葉兩面,以葉背居多。梗座生于表皮下,近球形或長條形,褐色至黑色,寬75-197μm。分生孢子梗極緊密簇生,青褐色至煙黑色,色澤均勻,寬度較規(guī)則,直立或稍曲,具曲膝狀折點1-3個,不分枝,平滑,孢痕疤明顯,厚而突出,寬1.8-3.1μm,座落在折點處,具橫隔膜0-1個,大小16-59.6×4.4-7.9(μm)。分生孢子暗青黃色,圓柱狀,倒棍棒形,直立或略曲,頂部鈍圓,基部倒
傳播途徑和發(fā)病條件:病菌以子座或菌絲團在病殘體上越冬,也可以子囊腔在病組織中越冬,但不是主要初侵染源。翌年遇適宜條件,產(chǎn)生分生孢子借風(fēng)雨傳播,孢子落到花生葉片上,遇適宜溫度和水滴,萌發(fā)產(chǎn)生芽管,直接穿透表皮進(jìn)入組織內(nèi)部,產(chǎn)生分枝型吸器汲取營養(yǎng)。病菌生長溫限10-37℃,適為25-28℃。秋季多雨、氣候潮濕,病害重;少雨干旱年份發(fā)病輕。土壤瘠薄、連作田易發(fā)病。老齡化器官發(fā)病重;底部葉片較上部葉片發(fā)病重。魯花3號、;1號、蔓生型小粒種易感病。
防治方法:
(1)選用抗病品種 如湛油1號,農(nóng)花26號,中花2號,群育101
P12,山花2000號,魯花6號、9號、11號、13號、14號,粵油23號,浪江3號,立莖大粒,一窩猴等。
(2)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。采用配方施肥技術(shù),增施磷鉀肥,提高抗病力。
(3)與其它作物輪作2-3年。
(4)加強田間管理。
(5)發(fā)病初期噴灑70%甲基硫菌靈(甲基硫菌靈)可濕性粉劑1000年液或50%苯來特(苯菌靈)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、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900-1000倍液、70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-800倍液、40%百菌清懸浮劑(順天星1號)600倍液(北京市順義縣農(nóng)藥廠)、80%噴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、7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-500倍液、農(nóng)抗120水劑200倍液、50%膠體硫200倍液、1:2:200倍式波爾多液,噴藥時宜加入0.2%洗衣粉做展著劑,間隔15-20天一次,連防2-3次。